- · 《大学物理》期刊栏目设[01/26]
- · 《大学物理》投稿方式[01/26]
- · 大学物理版面费是多少[01/26]
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笔者最近有幸仔细拜读了卢思源和蔡基刚等几位教授所撰写的有关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专用英语或ESP)的数篇文章[1-4],获益匪浅。时光飞逝,我国一批先知先觉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笔者最近有幸仔细拜读了卢思源和蔡基刚等几位教授所撰写的有关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专用英语或ESP)的数篇文章[1-4],获益匪浅。时光飞逝,我国一批先知先觉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主张在高校内推行ESP教学,至今已达40年之久。现今,这些资深学者仍在为此四处奔走,奋笔疾书。他们这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笔者在感慨之余,也痛感有必要对ESP是否应该成为大学英语主流课程的问题作粗浅探讨,冀望有助于凝聚大家的共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一、专用英语(ESP)究竟是什么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必须切实地弄清楚要讨论的对象ESP究竟是什么,它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简称GE)到底有哪些区别。因为如果讨论对象不够清楚,就容易出现无的放矢,各说各话,误解和质疑不绝于耳,争论旷日持久却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ESP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国际上其实并没有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关于ESP的确切定义。1998年,国际ESP顶级权威、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ESP国际学报(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的合作编辑 Dudley-Evans和St.John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综合来自世界各国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所谓的ESP广义定义(essential definition),该定义由固有特性和可调特性两部分所组成[5]。
固有特性(Absolute Characteristics):
(1)ESP是一门为满足学员的特殊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2)ESP采用它所服务(结合)的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进行教学;
(3)ESP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其语法、词汇、语域、学习技巧、语篇和文体等应适用于它所服务(结合)的学科。
可调特性(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1)ESP可以与特定的学科相关,也可以专门为特定的学科而设计;
(2)ESP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于通用英语的教学方法;
(3)ESP课程可以为成人学员设计,也可以为高等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设计,还可以为中等文化程度的学员设计;
(4)ESP通常为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设计;
(5)大多数ESP课程要求学员具备英语基础知识,但也不排除适用于初学者的ESP课程。
以上定义中的学员(learners)包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成人,但以在校学生为主,所以下文中有时亦称学生。定义中的学科(disciplines)显然是指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必修学习科目(含数理化等基础课),下文中简称为专业学科或学科。在表述英语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时,该定义使用“服务”(serve)一词,显示出ESP具有服务性质。Dudley-Evans & St.John的定义与Strevens(1988)的定义[6] 一样,将ESP划分成固有和可调两类特性,不过在精简固有特性的同时还增加了三条可调特性,使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当时国际上关于ESP覆盖范围的争论。所谓固有特性是指构成ESP的基本要素或必要条件,不可或缺;而可调特性则是用来扩大ESP教学范围的辅助要素,以资补充。新的定义相当完整地回答了ESP是一门什么样的英语课程这个问题。至于ESP与GE之间的区别,西方学者Hutchinson(1987)认为:专用英语与通用英语“在理论上没有区别,但在实践中差别巨大”[7]。很明显,由于ESP与GE教的是同一门语言——英语,所以从学习语言这个角度来看,二者并无不同。但是它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确实存在着一些显著差别。为了具体加以说明,笔者觉得有必要对ESP的特性作深入一步的剖析。
二、ESP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从上述固有特性中可看出,所谓学员的特殊需求,不外乎学业、就业和职业等方面的需求。这显然是指一种群体的需求,而不是兴趣爱好之类的个人需求。ESP强调“满足学员的特殊需求”,实质上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student-oriented),就是把学生视为教育的根本,学习的主体,就是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具体地说,学生的需求就是英语课程要服务于他们的专业或相关学习科目,要有利于他们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就业、职场地位、业绩、创新和事业发展,因为学好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是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是他们的利益所在。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对于ESP的误解或质疑都是起因于不了解或者忽视学生的利益,而过多考虑甚至仅仅考虑教师方面的利益。
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之一是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呼声,高度重视他们的意见。可惜在历年来关于ESP与GE的争论中,很少听到直接来自学生(包括已毕业的校友)的声音,也很少读到有学生参加的座谈会纪要或问卷调查等调查报告和数据。相比之下,来自教师和相关部门误解和质疑ESP的声音却要大得多。很明显,这一争论如果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直接参与,忽略了学生的话语权,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幸而我们还能听到一些专家和领导间接地为学生发声。比如,“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普遍懈怠”[2](蔡基刚语);“其后果一方面使整个外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另一方面……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8](吴启迪语);“大学生除外语专业的以外,听、说、写能力很差,读可能稍为好一些,但与学习时间相比,也是事倍功半”[9](李岚清语)。这些声音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句句击中要害,道出了当前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为英语)的真实状况。笔者相信,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对于以上实情,其实人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因而必定会积极投身于这场教育改革,迅速排除对于ESP的各种误解和质疑,代之以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并以专业的姿态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亮丽转身。ESP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文章来源:《大学物理》 网址: http://www.dxwlzz.cn/qikandaodu/2021/0524/624.html
上一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民办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深化
下一篇:物理学之美